top of page

百年老店有記名茶

大稻埕茶葉起源

西元1863年,英國人杜德(John Dodd)原本來台灣視察樟腦生產,當他看到台北近郊茶樹綿延山陵,靈機一動,之後便從福建安溪引入茶苗,並貸款農民,鼓勵種植;杜德看好茶葉貿易前景,後來更在大稻埕開設精製廠,並且將大稻埕精製的烏龍茶,以「Formosa Tea」為商標,經由淡水銷往紐約,打響了台茶名號,也開啟台灣茶葉外銷大門。

當年享譽國際的台灣茶,以烏龍茶為代表,烏龍茶甘醇味美,據說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品茗之後,大為讚嘆「Oriental Beauty」(東方來的美人),「東方美人茶」的雅譽因而流傳,風靡了歐洲皇室,在國際市場的行情更是水漲船高,外商紛紛來大稻埕設洋行,外商五大商行,包括德記、怡和、美和、義和、新華利等,先後來大稻埕設立洋行,外銷台茶到歐美各地。不僅外國洋行看好台灣茶葉榮景,中國茶商也紛紛渡海前來大稻埕設置茶廠,大稻埕在清代時代的茶葉出口,最盛時曾佔台灣出口總值的七成以上。

茶葉與世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淡水開港後,洋商聚集,1869年John Dodd的寶順洋行以兩艘風帆船載運2131擔烏龍茶,大受歡迎,開啟台茶直銷歐美市場。此後外商紛來設洋行外銷台茶往歐美市場,到1872年大稻埕已有寶順、德記、怡記、水陸和愛利士五洋行從事台茶貿易。也因此在1884年法艦攻淡水,大稻埕得免於被炮擊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大稻埕出口之台茶崛起後,福建、廈門烏龍茶深受打擊,又免兩地轉運加工之困擾,乃有1881年福建同安吳福老來大稻埕設『源隆號』精製包種茶並外銷南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此後中國茶商也紛紛渡海前來大稻埕設精製茶廠,外銷茶葉到南洋。
因 中外茶商的拓銷,茶葉逐漸成為台灣最大宗出囗經濟作物;1887年台灣建省,首任巡撫劉銘傳在大稻埕開鐵路、航道,劃分一部份為外僑居留地,1889年下令成立「茶郊永和興」的公會組織,茶商李春生與林維源共築千秋、建昌二街(日據時期稱港町、今之貴德街),出租給洋商,這期間為茶業在大稻埕的鼎盛期,也因此帶動初期大稻埕的急速發展。

一縷茶香,百年繞樑

十九世紀後半開始,「南糖北茶」成為台灣外銷的驕傲。北茶說的即是今日「台北大稻埕」一帶,在輝煌的全盛時期,當地聚集了約兩百多家茶行

從有記看茶郊

全台唯一都市製茶廠

撿茶

炭火

風選機

陪茶炭火

培茶用簍

此屋頂為當時的標準蓋法

資料來源:

1.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

2.有記官網

3..自己

UTaipei

Master's Program of

E-Learning

bottom of page